首頁 / 最新消息 / 每日一句列表
主選單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各班課表
營養菜單
招生訊息
入學須知
線上預約參觀
好站連結
每日一句
每日一句列表
【不談神通怪力】除了對人與事必須信實外,講經說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談神通怪力、聳重人心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識水準,引導眾走善道。
09-25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繼續閱讀]
【放棄憂愁惶恐】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很容易喪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與逃避的深淵。
09-24
【苦修】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練吃苦的心志。
09-23
【以眾人為重】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能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以毅力、勇氣突破障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
09-22
【啟發自我覺性】修行,得靠自己精進地啟發自我靈明的覺性,不能期待不勞而獲的成果。
09-21
【不散播是非】無意間的散播是非,雖然沒有傷害別人的身體,但是卻毀壞別人的名譽與形象,這種罪過比傷害別人的身體還嚴重。
09-20
【練心】人生在世,常會接觸複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藉複雜的「人與事」來練心。
09-19
【時時尊重他人】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
09-18
【步入解脫門】平常要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欲,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
09-17
【不要小心眼】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09-16
【福至心靈】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09-15
【何謂修行?】所謂修行,即「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常存慚愧心勤勉精進。如修學而不精進,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沒有慚愧心;心無漸愧者,行為必然不端,遑論修心養性?
09-14
【個人是社會的起源】社會形態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的修養。若能先培養好個人修養,進而料理好家庭,社會秩序自然能漸上軌道。
09-13
【彼此感恩、行善】社會是群體的,只有一個人好或只有一個人向善還不夠;希望擁有一個好家庭、好社會,就必須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09-12
【不傷害別人】人往往為了愛自己而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去傷害別人。
09-11
快速換頁: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第 4 頁第 5 頁第 6 頁第 7 頁第 8 頁第 9 頁第 10 頁第 11 頁第 12 頁第 13 頁第 14 頁第 15 頁第 16 頁第 17 頁第 18 頁第 19 頁第 20 頁第 21 頁第 22 頁第 23 頁第 24 頁第 25 頁第 26 頁第 27 頁第 28 頁第 29 頁第 30 頁第 31 頁第 32 頁第 33 頁第 34 頁第 35 頁第 36 頁第 37 頁第 38 頁第 39 頁第 40 頁第 41 頁第 42 頁第 43 頁第 44 頁第 45 頁第 46 頁第 47 頁第 48 頁第 49 頁第 50 頁第 51 頁第 52 頁第 53 頁第 54 頁第 55 頁第 56 頁第 57 頁第 58 頁第 59 頁第 60 頁第 61 頁第 62 頁第 63 頁第 64 頁第 65 頁第 66 頁第 67 頁第 68 頁第 69 頁第 70 頁第 71 頁第 72 頁第 73 頁第 74 頁第 75 頁第 76 頁第 77 頁第 78 頁第 79 頁第 80 頁第 81 頁第 82 頁第 83 頁第 84 頁第 85 頁第 86 頁第 87 頁第 88 頁第 89 頁第 90 頁第 91 頁第 92 頁第 93 頁第 94 頁第 95 頁第 96 頁第 97 頁第 98 頁第 99 頁第 100 頁第 101 頁第 102 頁第 103 頁第 104 頁第 105 頁第 106 頁第 107 頁第 108 頁第 109 頁第 110 頁第 111 頁第 112 頁第 113 頁第 114 頁第 115 頁第 116 頁第 117 頁第 118 頁第 119 頁第 120 頁第 121 頁第 122 頁第 123 頁第 124 頁第 125 頁第 126 頁第 127 頁第 128 頁第 129 頁第 130 頁第 131 頁第 13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