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消息 / 每日一句列表
主選單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各班課表
營養菜單
招生訊息
入學須知
線上預約參觀
好站連結
每日一句
每日一句列表
【身是載導器】人對軀體有兩種看法:一、太愛自己,珍寵得過分,捨不得善加利用;二、太輕視自己,輕視得近乎折磨,以為身既是「不淨物」又何必重視,因而忽略了身是「載道器」。其實,只要好好發揮身體的功能,不但處世大業能夠成就,佛道也將不遠。
08-11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繼續閱讀]
【一生的行為】人一生的行為,不管是善是惡,皆由時間所累積。
08-10
【遵從良醫】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體就有病痛。佛陀曾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既知有病,就應遵從良醫的診斷治療,免除身體苦患。
08-09
【及時行善】要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趁能自由說話、走動的時候,趕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揚佛法和導人向善的事。
08-08
【愛惜人身】一切功德由時間所累積,一切功德由我們身體行動所成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人身。
08-07
【真正的靈感】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薩像,只是供我們攝心,真正靈感的佛菩薩在每個人的心中。
08-06
【歡喜付出】要做菩薩,就要發恆常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當成苦事,而是抱持遊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
08-05
【扮演自己的角色】人間如舞臺,人人都在舞臺上扮演各自的角色。
08-04
【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在於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沒有價值。
08-03
【真菩薩】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
08-02
【清水之愛】菩薩的愛像一杯清水,可以從上透視到底,沒有一點色彩,此即「清水之愛」。
08-01
【如何成就道業?】欲成就菩薩道業,必須擁有不畏心勞、不懼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達成。
07-31
【發揮良知良能】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發揮良知良能,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
07-30
【惟慧是業】菩薩之情廣大無邊際,能包容宇宙,能無限量地愛一切眾生,絲毫不求眾生的回報。菩薩常念知足、安貧樂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說「惟慧是業」--依智慧而行動,這是凡夫與菩薩不同的地方
07-29
【歡喜別人成就】我們應為別人的成就生歡喜心,視他人的成功猶如自己的成就,這就是菩薩心。常常抱持利益眾生之心,就可永遠不離喜樂。
07-28
快速換頁: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第 4 頁第 5 頁第 6 頁第 7 頁第 8 頁第 9 頁第 10 頁第 11 頁第 12 頁第 13 頁第 14 頁第 15 頁第 16 頁第 17 頁第 18 頁第 19 頁第 20 頁第 21 頁第 22 頁第 23 頁第 24 頁第 25 頁第 26 頁第 27 頁第 28 頁第 29 頁第 30 頁第 31 頁第 32 頁第 33 頁第 34 頁第 35 頁第 36 頁第 37 頁第 38 頁第 39 頁第 40 頁第 41 頁第 42 頁第 43 頁第 44 頁第 45 頁第 46 頁第 47 頁第 48 頁第 49 頁第 50 頁第 51 頁第 52 頁第 53 頁第 54 頁第 55 頁第 56 頁第 57 頁第 58 頁第 59 頁第 60 頁第 61 頁第 62 頁第 63 頁第 64 頁第 65 頁第 66 頁第 67 頁第 68 頁第 69 頁第 70 頁第 71 頁第 72 頁第 73 頁第 74 頁第 75 頁第 76 頁第 77 頁第 78 頁第 79 頁第 80 頁第 81 頁第 82 頁第 83 頁第 84 頁第 85 頁第 86 頁第 87 頁第 88 頁第 89 頁第 90 頁第 91 頁第 92 頁第 93 頁第 94 頁第 95 頁第 96 頁第 97 頁第 98 頁第 99 頁第 100 頁第 101 頁第 102 頁第 103 頁第 104 頁第 105 頁第 106 頁第 107 頁第 108 頁第 109 頁第 110 頁第 111 頁第 112 頁第 113 頁第 114 頁第 115 頁第 116 頁第 117 頁第 118 頁第 119 頁第 120 頁第 121 頁第 122 頁第 123 頁第 124 頁第 125 頁第 126 頁第 127 頁第 128 頁第 129 頁第 130 頁第 131 頁第 132 頁